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贾姓兔年宝宝起名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贾姓兔年宝宝起名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胡·昌 美 或 昌 言 《说文》:“昌,美言也” 《尚书·大禹谟》:“禹拜昌言” 昌美适合女孩子,昌言则男女均可用 ○胡·昌 颀 《诗·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颀为身材修长的意思 此名适合女孩子 ○胡·昌 博 昌博:博大,广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要知道,1000两银子并不少,贾家女眷每月零花钱不过2两银子,大丫鬟才1两。
而宁国府的田产管家乌进孝,一年上交的白银不过5000两,而他管理的土地上的佃户,至少上万人。
夸张的是,贾琏明明同意借了,其实就是白送,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下,周太监竟然不高兴。
而另一个夏太监,不但之前就从贾府敲诈了1200两银子,甚至买房缺点钱,就派个小太监来敲诈2.0两银子。
这个行为,比周太监敲诈巨款更夸张,摆明了将贾府当作***机了。
换句话说,我们知道这两个太监敲诈的银子,就有2400两,对贾府来说也不少了。
要知道,老色鬼贾赦,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妾,也不过花[_a***_]800两。
而周太监、夏太监其实都不是什么位极人臣的太监。比如夏太监,只是传传皇上、娘娘的口谕,真正大太监是不会这么跑腿的。他们应该只是普通大太监而已,有一些权势。
他们都敢公开这么敲诈,就可以看出来贾府已经今不如昔,没有什么势力。
但这还没完,我们通过贾珍向大太监戴权为儿子买官,就更好的看出来了这一点。
要知道,戴权才是货真价实的大太监,是掌握实权的人,估计也是皇上宠爱的亲信。
他年龄很大,同贾家是多年的交情,应该至少同贾代善、贾代化是平辈的交情。
而戴权嘴上说的很痛快,好像是看在以往交情上,不卖给永兴节度使的儿子,反而以1200两卖给贾珍。
戴权还说,这个五品龙禁尉,也就是名义上的御前侍卫,卖给襄阳侯兄弟老三是1500两,说明是优待贾府了。
而戴权还让贾珍直接将银子送到自己家里,也就是防止户部的官员才索要贿赂。
但葬礼上,贾蓉的头衔只是一个“后补龙禁尉”。
大家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后补官员和现任官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九品芝麻官》里面,周星驰就是后补知县,只有9品。而那个陈县令,才是正派县令,七品官。在县里面,为什么老百姓都敢狂骂周星驰,却不骂更黑的陈县令?
因为周星驰是后补的,地位低下,只是县令不在的时候临时代理,并没有什么实权。而陈县令才是朝廷命官,手握本县大权,老百姓不敢公开得罪。
也就是说,龙禁尉本来有300人,只有某一个人因为犯罪、死亡之类挂了,空出一个名额,贾蓉这个后补龙禁尉才能转正。
而戴权本来说的是: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缺了两员。
这厮压根没说是后补,只说是现任。
所以,戴权几乎是摆明了坑了贾珍一下,贪了不少银子。
而贾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为啥?
当时贾府其实已经大不如前,权势大大减弱,万万不敢得罪戴权这种人。
戴权可是很嚣张的,永兴节度使类似于今天军区司令员,可是掌握一方兵权的大将军。
虽然清代驻军不能干涉地方行政,不是唐代那种土皇帝,节度使也相当了得了,放在今天至少是上将军衔。
然而,在戴权嘴里,这就是一个冯胖子,还懒得搭理他。
而戴权嘴里的户部堂官老赵,肯定就是侍郎之类,是朝廷一二品的大员,货真价实的中央***。然而,戴权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
其实,真正需要巴结的,应该是戴权,至于周太监和夏太监则没什么了不起的。
因为戴权的权势太大,对于宫内大小事情应该都是知道的。至少戴权愿意帮忙,最低程度贾府可以掌握宫内和皇帝本人的政治动向。
至于周太监和夏太监则没什么了不起,没必要认真对待。
然而,贾府做事颠三倒四,戴权亲自出马,才骗到贾珍1200两银子。自然,这1200两银子,戴权也不可能独吞,要留几百两上缴国库,还要分一些给户部的贪官。
而夏太监、周太监,随便就从贾府敲诈上千两银子,这就属于本末倒置。
再说通俗点,宁可得罪夏太监、周太监这种中级太监,也不能得罪戴权。
由于贾府没有远见的人,贾琏、王熙凤又是只认钱不认人的主,最终将所有人都得罪了。
最夸张的是,皇上对贾府不满,当然不是一两天了,然而直到抄家的人上了门,贾府才恍然大悟。
当初要是能够抓住戴权等几个有实权的太监,不说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至少也有点风声吧。
通过贾府和太监们的接触,也就看到这一代当家人的无能、短视甚至荒唐,家族败亡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第五回中,凤姐的命运册子上画有“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雌凤我们都知道是凤姐,那么那片冰山是什么意思呢?冰山的典故来源于《资治通鉴》。张彖曾对人说过:“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这句话说的是杨玉环的家族,杨家靠着杨玉环享受荣华富贵,但是杨玉环只是一座冰山,一旦来了太阳,这座冰山只会垮掉。
因此,按照《红楼梦》的人物权利关系来看,冰山只可能是指贾元春,用杨玉环来比喻贾元春,用杨家之败来比喻贾家之败。只不过,元春的死是受贾家的罪恶连累,才落到了杨玉环的下场。但是贾元春死后,还不是贾府的末路,这只是一个先决条件,就像多骨诺米牌,当第一张牌倒下以后,也就意味着距离最后一张牌倒下也不远了。
2、罪魁祸首:贾赦、贾珍和凤姐
贾赦和贾珍两个败家魔王,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唯一好奇的是,为啥贾代善和贾代化当初没有教育好这两个小兔崽子……
贾赦的“丰功伟绩”很多,最出名的应该就是用计谋强抢石呆子的扇子,当然贾雨村也在其中“帮了不少忙”。甚至这种伤天害理的事,连贾琏都看不下去了,但表示不满的结果就是被贾赦“打得动不得”。
贾珍呢?曹雪芹是这么写的:“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要厚葬秦可卿就厚葬秦可卿,反正谁都不能说不行。
至于凤姐,虽然她确实有治家之才,但是她更多时候是在败家,而且心狠手辣。放***之类的还都是小事,她干过最大的两票,一是铁槛寺内弄权,收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勾结节度使,拆散一对姻缘,最后让张金哥和守备之子死于非命。二是勾结官府,利用张华,害死尤二姐,事后还想斩草除根,让旺儿把张华给弄死,幸而旺儿不肯下手,暗自放张华走了。凤姐的狠毒可见一斑。
3、隐晦的深层:政治斗争
如果挖得再深一点,按照《红楼梦探佚》一书中所写,忠顺王和北静王的政治斗争中,贾府拥护的北静王在这场斗争中失败,一损俱损,也是贾府被抄的深层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bagam.com/post/89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