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产品起名字公司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产品起名字公司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邮箱服务商服务器的硬件设备,以及服务器的架构,这些都是企业邮箱稳定性的保证。
2、企业邮箱的反病毒、反垃圾邮箱能力,及邮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网络带宽,保证了邮件收发的速度。网络是独享带宽,还是共享。独享带宽速度肯定更快,这一点毋庸置疑。
5、邮件监控、审核、备份、无缝转移功能,这是公司内部资料安全性、完整性、延续性的保证。
6、此外,强大细至的域管理功能是必须的,如群组管理、邮件分类管理、企业地址簿功能、用户权限管理、日志查询等。
7、售后服务,不管多优秀的产品,都需要专业有效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这本身也是对企业邮箱用户的负责。
现在公司邮箱一般都选择企业邮箱的,比较常用的就是腾讯企业邮箱、网易企业邮箱、阿里企业邮箱这三个吧。其实公司选择企业邮箱还是会多方面考察的,我们公司选择的是网易企业邮箱,我们国内外业务都有做,所以也特地去了解他们关于[_a***_]的邮件的资料。
(1)如果国内的邮箱没有对自己的服务器作“反向dns解释”,从该服务器发出的邮件就可能被国外的服务器拒收。而网易企业邮箱对所有SMTP发件服务器都做了“反向域名解析”,这样就能正常与国外邮件系统的用户通讯啦。
(2)在不同地区(广州、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数据中心(idC++)网易企业邮箱都设置了邮件服务器,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个数据中心的出现网络问题而出现整个邮件服务瘫痪的情况。
(3)网易企业邮箱的邮件加密通讯功能(SSL),可以保证邮件在海外也可以顺畅收发,不会被国际***防火墙错误拦截哦。
(4)网易企业邮箱还有海外服务器,了解到网易企业邮箱和亚马逊有合作的,使用的是AWS云服务,也就是亚马逊能到达的地方网易企业邮箱也能到达,真正可以达到全覆盖的。
除此之外网易企业邮箱的服务态度也是很好的,因为我们很重视海外这一块所以啰啰嗦嗦的问了一堆,客服也是耐心解释的。而且作为中国比较领先的邮箱服务商,产品我们还是比较信赖的。现在大品牌的企业邮箱其实都还可以,可以对比试用一下,网易的也是有7天免费试用期的。
企业邮箱作为企业用于员工管理及客户对接的重要工具之一,会涉及到较多的有关企业隐私的邮件信息,所以,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该是企业在选择企业邮箱时首要参考的特点。
作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应用产品之一,电子邮箱就像是一坛酿好的酒,历史越久越醇香,TOM邮箱自1998年面向用户以来,提供电子邮箱服务已经有21年的时间,TOM企业邮箱采用的是多模块分布式设计的服务器架构,基于贝叶斯模型的防护系统和发垃圾机制,能够有效地对外部垃圾邮件进行筛选、阻拦。
二、选择处理邮件功能全面的企业邮箱,关注使用体验是[_a1***_]简单方便
经常使用邮箱办公的伙伴们都会有同一个感受,整理电子邮件并不复杂却相当繁琐,所以,邮件处理方面的使用体验也是企业选择企业邮箱时应该参考的特点。
在整理分类方面,TOM企业邮箱的联系人分组和邮件文件夹功能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快捷地管理自己的关系网络和往来邮件,从而对邮箱中的内容有更清晰的逻辑脉络。此外,即便是在使用时操作失误,不小心删除重要内容或者发送错误邮件,也能够及时进行补救,误删的邮件在30天内可恢复至原位置,发错的邮件24小时内可一键撤回,相当于一个后悔药,提高了使用者操作的容错率。
2016年TOM邮箱上线了“随心邮”服务,支持直接在手机微信收取、发送、收藏、分享及多媒体邮件等20余项移动办公功能,延伸了邮件办公的场景,随时随地进行邮件处理。
三、选择售后体系完备的企业邮箱,关注客户服务是否专业细致
无论是任何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需求或者疑惑产生,如果能够及时得到邮箱服务商的专业解答或操作指导,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售后服务同样也是企业选择企业邮箱时应该参考的特点。
TOM企业邮箱的客户运营中心7*24小时在线,企业客户可以通过邮件、电话或者微信等多种通道,与TOM企业邮箱团队第一时间进行沟通,享受高效服务。
抢首赞
阿里企业邮箱-阿里钉钉企业邮箱在线...
关注企业邮箱的人也在看
阿里钉钉企业邮箱,提供安全易用的办公解决方案。商务沟通就用钉钉企业邮箱..
天翼云产品以"云网融合,安全可靠,专享定制"三大优势...
中国电信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目前测封环节技术上没有问题。设计上虽然弱,但是这几年发展很快,把韩国一些二流芯片设计公司搞倒了一大批。目前最弱的环节是制造。
制造关键是卡在光刻机上。台积电目前主流做10纳米工艺的芯片。我们中芯国际马上投产的是14纳米生产线,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投产。但是台积电今年将投产7纳米的生产线,还是差了两代。
设计方面的公司有:
第一名海思:芯片主要自己使用。有[_a2***_]机处理器麒麟,还有基带芯片、另外还有安防、智能电视、物联网等等。业务随华为集团的增长而增长。
现在做手机处理器的,有苹果,三星,华为,小米,高通,联发科,展讯。海思目标是超过高通。现在高通是海思的3.5倍。从长远看,高通在走下坡路,这希望有希望实现。
第二名紫光展锐:展讯,锐迪科合并之后成立,目前是三星手机处理器和基带芯片除自家产品之外的最大供应商,展锐的任务是战胜联发科。展锐是海思之外国内唯一一家营收超过100亿人民币的公司。三星手机,中低端系列,里面的芯片是紫光展锐的
第三名中兴微电子:主要是中兴自己的通信设备用的部分芯片,主要是基站和路由器芯片。手机芯片外购
芯片设计独角兽:寒武纪,做人工智能芯片,是目前国内芯片设计领域唯一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公司。产品刚刚出来不久。
其他还有:
华大半导体:隶属于CEC(中国电子信息集团产业集团),CEC是世界五百强,是中国电子产业的国家队,是中国大陆唯一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EDA工具等积体电路完整产业链的企业。这主要是在国家安全角度,保障各国敏感领域的芯片自主供应。
很多关键领域的芯片,如:二代居民***、中石化加油卡、社保卡、税控IC卡、北斗系统芯片等等都是华大做的。
汇顶科技:指纹识别芯片,做得不错,世界第二。仅次于给苹果供货的AuthenTec公司。现在我们国产手机大部分都是汇顶科技做的。
杭州士兰微电子:主要做led照明和变频电机芯片。具有完整的设计、生产、封装能力。
大唐微电子:主要做身份证、社保卡、交通卡、金融卡芯片,还涉足新能源汽车芯片。
中星微,主要是做图像处理芯片,摄像头芯片等
制造方面的公司:
目前10纳米的生产线是空白。
比较大的有:
中芯国际:目前14nm技术开发进展顺利,这是国内现在在开发的最领先技术。
新昇:今年大硅片,40-28纳米集成电路制造用300毫米硅片投产,打破国外垄断。
华虹集团:正在[_a3***_]12吋生产线,估计明年投产。现在有3条线。
另外台积电、海力士等在大陆都在建设新的生产线。
这是国内的弱项。现在有武汉长江存储的32层3D NAND闪存、福建晋华的32纳米DRAM利基型产品,以及合肥长鑫(睿力)的19纳米DRAM。预计2018年年底前开通生产线。如果再计及紫光分别在南京和成都刚宣布再建两个存储器基地,总计已有5处。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2018年产业规模约为5740亿元。2012年以来平均每年增长率超过20%。其中设计行业占40%,制造和测封各占30%。
但是和集成电路进口金额比起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简直是小巫见大巫。2018年全年集成电路进口总金额达到2.06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进口金额总额的14%左右。集成电路是我国进口金额最大的产品,原油只排在第二。
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我国较为知名的企业是海思半导体、豪威科技、比特大陆和汇顶科技。其中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17年其营业收入为387亿元。但是这个规模和国际巨头相比,我不值得一提了。高通是国际上最为知名的芯片设计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高达223亿美元,是海思的3.4倍。
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最为知名的企业莫过于中芯国际,2017年营业收入31亿美元。台湾省的台积电,是全球最为知名、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2017年营业规模高达321亿美元。
在测试领域,排名第一的是江苏新潮科技2017年销售收入242亿元,紧随其后的有华达微电子、华天电子、威讯联合半导体等企业。
整体上,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并不算大,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满足不了本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大量从美国、韩国、日本、台湾进口集成电路产品。进口额是国产规模的三倍多。
目前在A股市场上,有几十家集成电路上市企业,但它们的市值总和还抵不上一家台积电。台积电的最新市值1882亿美元,折合高达1.27万亿元人民币。
1、海思Hisilicon
2、Spreadrum展讯
3、龙芯loongson
4、兆易创新GigaDevice
5、汇顶GOODIX
6、华大HDSC
7、寒武纪智能
8、深鉴DEEPHi
9、比特大陆Bitmain
10、中星微Vimicro其中名头最响亮的应该就是排名第一的海思了,海思是华为2004年创立的芯片和光器件公司,其研发的麒麟芯片成绩显著,技术也已经达到了我国的先进水平。不过目前因为生产力和其他一些原因海思麒麟芯片仅供华为和荣耀手机使用,随着5G的到来,相信海思的芯片会更上一层楼。
排在第二名的展讯成立得比海思还要早三年,品牌隶属于紫光集团。与海思研发的手机芯片不同,展讯致力于为终端制造产业提供多媒体终端核心芯片和专用软件的设计开发,目前在稳定性和功能性上都值得称赞。
龙芯诞生于中科院计算机所的一次研发课题,背后[_a4***_]国家的支持,其中骨干人员又都来自于中科院的人才,发展至今已经有近千人的规模。可惜研发芯片消耗巨大,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容小觑,龙芯虽然背靠大树却也不那么好乘凉。
其实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的数量排在全球第一位,只不过总营收只占了全球13%的比重,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核心技术上。好在近几年以海思为首的的中国的芯片公司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已经打破了国外芯片全垄断的局面,不用必须从国外高价购买芯片。虽然总的来看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但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已经不在受制于人,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几乎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做到从设计芯片到生产到封装测试所有步骤的,在这个产业链分工明确的时代,让我们来看看芯片制造步骤中我国有哪些优秀的公司。
芯片设计公司
海思半导体
华为旗下子公司,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asic设计中心,致力于华为通信芯片的研究,与2004年正式成立海思半导体
清华紫光展锐
紫光收购锐迪科微电子和展讯通信过后,于14年合并两家公司成立紫光展锐,17年基带芯片市场稳居第三,世界前十的IC设计企业
华大半导体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整合旗下集成电路产业***的子公司,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以及解决方案,16年国内集成电路设计排名第四
中兴微电子
前身为96年成立的中兴通讯IC设计部,与2003年正式成立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除了支持自己芯片研究以外,对外出售芯片产品,提供解决方案,世界IC设计前五十强
芯片加工制造公司
中芯国际
创始人为中国半导体之父张汝京,2000年成立,15年中芯国际正式成为全球第四大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几天前正式上线一条28nm制程生产线
其他的还有上海宏力半导体,天津摩托罗拉半导体集成生产中心,上海先进半导体生产制造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技术方面相对落后,而且体量不大。
封装测试公司
飞思卡尔半导体
原摩托罗拉半导体部,92年开始在天津开展业务,目前拥有天津,北京,苏州三个研发,封装和测试部门近3000员工。
深圳赛意法半导体
中外合资企业,国家重点高科技项目,公司只要从事半导体封装测试,,国内封装厂商领域领军企业之一。
江苏新潮科技
成立于2000年,便于2003年成立国内第一家芯片封装测试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半导体芯片开发和智能仪表生产,联系过年获得中国电子百强企业。
中国目前的半导体行业在芯片设计领域和封装测试领域世界一流,不过芯片的加工制造还比较落后,这也是为什么不能自己生产高端芯片的原因,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bagam.com/post/7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