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资讯 > 正文

经济日报:别再被“万能”牙膏忽悠了

  日前,片仔癀“牙火清专效深养牙膏”因未实际取得符合法资质条件机构出具功效作用评价报告》,却以产品包装盒为载体,对外宣称该产品能够“缓解红肿、出血、口燥、异味、口腔上火……”,构了对商品功能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赤壁市场监督管理罚款3牙膏虚标功效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深切感受:不仅牙膏价格越来越贵,牙膏的新晋功能、装和味道都直叫人挑了眼。“体外实验4周提升牙齿3个美白色阶”“3天去除高达95%牙渍”“99%氨基酸配方有效减少牙龈红肿”……有的品牌牙膏还走起时下流行的“成分党”风格益生平衡口腔环境酵素美白、玻尿酸抵御色素沉积,新概念、新功效层出不穷。牙膏不再仅仅清洁牙齿的工具,还扮演了改善口腔健康、提升牙齿美观的角色

经济日报:别再被“万能”牙膏忽悠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功效越多价格更贵,但果真名其实吗?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线下牙膏市场整体销售规模111.8亿元。此诱人的市场“蛋糕”下,既有国产老品牌努力从“性价比”转向“高端化”的突围,也有新玩家入局开辟新赛道牙膏的功效、成分玩出各种炫酷概念,不约而同助推牙膏价格更上新的台阶,也让牙膏变得“无所不能”。企业看似为了消费升级、满足[_a***_]化消需求涨价,殊不知真正受益的却是中间营销环节,牙膏的功效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仍要打个问号。

  事实上,牙膏功效不能“随便说”,更不能打“擦边球”。12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监局制定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即将开始实施。《办法》不仅清晰界定了牙膏的边界,同时宣称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牙膏产品的功效宣称用语进行了严格限制禁止标注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明确规定牙膏备案人对牙膏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以遏制牙膏违法宣称情况的发生

经济日报:别再被“万能”牙膏忽悠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打造差异化优势,虽是品牌脱颖而出的必杀技,但这背后不应该是天乱坠的功效宣传,而应是凭真本事钻研创新、打磨产品。不论牙膏功能有多“神乎其神”、包装和口味如何改造焕新,消费者始终在乎的是“把花在刀刃上”,享受与价格上涨对等的品质升级。有业内人士指出,牙膏产品的研发费用超过总投入的3%,之所以定价昂贵,是因为广告投放、代言等营销成本占了大头。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要选购产品,不盲目追求高价格。正如“科普中国发文指出,牙膏辅助牙的工具。对于口腔较为健康的人来说,选用任何一款符合标准的牙膏都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效果差别不是很大,不需要看功效和价位选择

  我们应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构建合理的价格区间,并加强对虚***宣传的监督管,以促进牙膏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当市场逐渐归理性,当品牌更加关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兼顾实用和性价比,才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经济日报:别再被“万能”牙膏忽悠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