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平度宝宝起名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平度宝宝起名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齐文宣帝天宝七年(556年),将长广郡治移至中郎城(今龙口市境),即墨、卢乡、长广三县合并为长广县,长广县治移原胶东城(今平度城)。
隋初为长广县。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卢乡县。 仁寿元年(601年),改长广县为胶水县。
唐代中后期至明初为胶水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为平度州,领昌邑、潍县。
清为平度州,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为散州,不再领县。 1913年平度改州为县。
抗日战争期间,平度城及其周围地区成为沦陷区,自1938年初,成立伪平度县公署,至1945年9月结束。 民国平度县政府,自1937年底始,先后驻祝沟、丈岭和台头,至1945年春结束。
1940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大泽山区,成立了平度县抗日民主***。 1941年,由平度县析置平西、平南两县。 1945年,由平南县析置平东县。同年,将属于昌邑县的“三泊”(昌邑在平度境内的“飞地”)地带划归平南县,属于莱西南县的河里套区划归平东县。解放战争期间,为平北(平度)、平西、平南、平东四县。
1949年10月1日建国时,平度县人民***驻平度城,平西县人民***驻张舍,后迁城子、昌里,平南县人民***驻蓼兰,平东县人民***驻南村,后迁古岘。1.52年6月,平南县改为蓼兰县。 1953年9月,平西、蓼兰合并,称蓼兰县,县人民***驻蓼兰;平度、平东合并,称平度县,县人民***驻平度城。 1956年6月,平度、蓼兰合并,称平度县,县人民委员会驻平度城。 1957年3月,周戈庄区及万家、兰底、崔家集区的部分村庄分别划归高密、胶县、昌邑。 1983年10月,平度县划归青岛市。 1989年7月,平度撤县设市,市政府驻平度城。
平度啤酒三厂,位于平度经济开发区,前身为国营青岛北海啤酒厂,始建于1986年,啤酒年产能1万千升。目前,总占地面积610亩,其中生产区320亩,物流区2.0亩。主要产品为青岛啤酒经典系列,产品销往22个销售省区。2020年,青啤三厂全年啤酒产量531,423千升,销售收入185,0.5万元,利润66,536万元,实现税费40.647万元。
蔡齐,字子思,北宋莱州胶水县人。生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状元。宋真宗读了蔡齐的试卷,就称赞他为“宰相器”;到面试时,见他“仪状俊伟、举止端重”,当即定为第一,并下诏派七名金吾卫士为之清道,“传呼以宠之”。后世状元及第者例受这种荣耀待遇,就是从蔡齐开始的。
蔡齐登第后,先任将作监丞,继任兖州和潍州通判。在潍州任上,他果断地清理了一起已经拖延十余年、株连成百人的“刻伪税印”的积案,使十余人得免死罪,大批无辜者得释。天禧二年(1018年)被召还京,任集贤院著作郎。
1.23年,年幼的宋仁宗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蔡齐历升右司谏、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给事中、起居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等职。他刚正廉明,不避权贵。任御史时,曾弹劾刘太后的亲信外戚佞臣钱惟演。任翰林学士时,刘太后派太监罗崇勋主持营建景德寺,并命蔡齐写一篇记事颂德的文章。罗崇勋派人告诉蔡齐:“快把文章写好,可望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蔡齐却故意迟迟不写。罗崇勋向刘太后进了谗言,蔡齐被免了翰林官职,出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当时密州一带连年荒旱。蔡齐到任,奏请朝廷免除了百姓积年所欠税粮,并请准开放“盐禁”,以此全活了无数饥民。再后,调任应天知府,入京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主管中央监察大权的长官)。
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病死,遗命由她的亲信杨太妃继续“听政”。百官已准备进宫朝贺,蔡齐却下令不准御史台的官员们前往。他自己去找宰相们力争,说“皇帝已经成年,岂可再让女主当政!”由于他的带头反对,终于避免了太后“垂帘”的重演。
宋仁宗亲政后,蔡齐升任枢密副使(中央主管军事的副长官)。这时[_a1***_]了交趾八百余人前来归降的事件,执政者大都认为“蛮夷之人”不可接纳。蔡齐却主张把他们收下,可以安置在荆湖一带开垦闲田,并指出:“如若拒绝,他们既无返回之路,势必聚而为盗,造成后患。”可是他的主张未被采用。不久,这帮走投无路的“蛮夷”,果然在西南边疆的宣桂一带制造了许多麻烦。蔡齐对此并不埋怨他人,而是深以当初未能说服同僚而自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bagam.com/post/25574.html